Altair SimSolid 2022.2 发行说明
亮点
本次发行的亮点包括:
- 线性屈曲分析
- 随机疲劳分析
- 疲劳应力历史
- 结构封套
- 相对位移
- 气体实体
新特性
- 线性屈曲分析
- 现支持线性屈曲分析,亦称欧拉屈曲分析。要执行屈曲分析,请链接至带有参考载荷的结构线性分析。然后将通过求解特征值问题来计算屈曲载荷因子。
- 随机疲劳分析
- 现在支持应力-寿命曲线法和应变-寿命曲线法的随机疲劳分析。随机疲劳分析是针对随机载荷下结构的疲劳寿命的分析。用于执行随机疲劳分析的输入是随机分析的 PSD 应力。支持四种损伤模型,包括 Dirlik、Lalanne、Narrow 和 Steinberg。米塞斯等效应力组合用于执行随机疲劳分析。
- 气体实体
- 现支持创建气体实体。气体实体可用于表示建筑结构的中空玻璃单元 (IGU) 中的气体。可通过装配工作台使用此功能。
- 结构封套
- 现在,在“后研究”下支持结构封套。此研究用于确定所有选定的结构分析中最重要的载荷条件。目前支持三种类型,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和“极限值”,其中“最小值”是在所有选定分析中找到最小值,“最大值”是在所有选定分析中找到最大值,“极限值”是找到绝对最大值。
- 相对位移
- “拾取信息”下有一个新的选项卡,用于结构分析,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您可以使用一个起始点、从一个基准点开始,或者使用一个自定义定义来创建一条线段。您还可以定义一个搜索深度,将线段的创建限制在某个容差范围内。
- 疲劳应力历史
- 疲劳应力历史现可用于米塞斯等效应力、(+/-) 米塞斯等效应力、第一主应力和第三主应力。应力历史可用于在应力-寿命/应变-寿命时间疲劳分析中定义的所有事件。您可以从应力历史中挑选一个时间关系步进,并根据定义的通道及其载荷放大系数创建一个结构分析。目前仅针对力载荷支持此步骤。
增强功能
- 动力学
-
- 现支持带位移的独立基础激励,用于频率动力学分析。
- 现在可以沿每个方向为所有动力学分析定义独立的动力学函数。针对力载荷、平动惯量和基础激励都支持。
- 随机动力学分析现支持速度和加速度输出。如果使用基础激励,现支持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绝对响应。
- 现在,可以从“拾取信息”沿本地坐标系绘制所有响应。
- 可为针对动力学分析所选的多个固定约束和连接绘制反作用力。
- 疲劳
-
- 所有的疲劳通道组现在包括一个统一的通道,您可以将其用于在疲劳仿真中包括预加载作用,例如螺栓预紧力。
- 点焊
-
- 现在可以在两层、三层和四层薄片之间建立独立的点焊。
- 通过从 CSV 导入数据,可以在两层、三层和四层薄片之间创建点焊。
- 通过导入 CSV 创建的点焊现在支持使用用户定义的零件名称进行创建。
- 批处理模式
-
- 批处理模式现在支持从现有设计研究中删除零件和将零件导入现有设计研究。
- 批处理模式现在支持定义用于作业的内核数。
- 更新的 CAD 导入格式
- 支持的 CAD 格式列表已更新:
文件格式 支持的版本 CATIA V5 (.CATPart, .CADProduct) R10 到 R32 Pro/Engineer (.prt, .asm) 13 to Creo 9 SOLIDWORKS (.sldpart, .sldasm) 99 和 2022 版 Parasolid (.x_t) 所有至 35 NX/Unigraphics (.prt) 11 至 NX CR 2007 版 - 其他
-
- 非线性材料分析的求解性能已改善。现在作业的运行速度提高了 2 倍,而内存占用减少了高达 50%。
- 现可输出转动用于结构分析。
- 现可从实体中创建激光焊。
- 结构叠加研究现在包括来自固定约束的反作用力。
- 载荷工况可在一个多载荷工况中复制。
- 已改进轴承载荷方向定义。
- 现在,当作用力导出至 CSV 时会包括单位。
- 已改进资料向数据库的批量导入。现已汇总错误/警告。
- 已改进针对边界条件的面和零件选择。
- 已改进非线性接触求解的反馈。
已知问题
- 虚拟连接器下线性线导轨问题。
已解决问题
- 使用 SpaceMouse 现已支持线框模式。
- 与从频率多载荷工况的边界条件对话框创建频率函数有关的问题。
- 查看焊缝反作用力时的刷新问题。
- 与项目初始化时重新评估零件参数有关的问题。
- 与保存导入的力有段的问题。
- 与向本地研究和链接分析填充数据有关的问题。
- 与将本地坐标系映射到后续设计研究有关的问题。
- 与零件识别有关的问题。
- 与从施加的扭矩计算螺栓轴向力有关的问题。
- 保留零件随机颜色的问题。
- 当应力的导入单位被设置为 Mpa 时,将材料导入数据库的问题。
- 与打开项目文件有关的性能问题。
- 处理大型 STL 文件的图形问题。
- 从有几个错误的 CSV 文件导入数据的问题。
- 与绘制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变能有关的问题。
- 一些几何体的数值不稳定性。
- 与在载荷点上应用对流有关的问题。
- 将零件名称与几何体一起导入的问题。
- 通过包括来自关联分析的试验向量,修复了与预应力模式有关的问题。
- 修复了几个崩溃问题。